
会员
甲申诗史:吴梅村书写的一六四四(中华文史专刊)
更新时间:2021-03-17 09:59:18 最新章节:第12章 注释
书籍简介
陈岸峰教授藉吴梅村之生平言行,对天崩地裂之经过、对朝廷内外君臣之言行与是非因果,有仔细之论证与描绘。历史可以训示后世,人物可以范式中外,吴梅村、钱谦益之师友朋辈,与及瓜藤藕丝之人群,无论贤愚主丑,于时之种种心术动静,皆能体现国家浮动、社会危困之际,世人如何涌现良心与自性。陈教授著作的特色,一向能够以翔实材料为基础,以通达语文为工具,以严肃态度为力量,深入浅出,化出感人肺腑之成果。我一向赞赏他的作品,认为是学术与文艺结合之榜样,可供大专专家、中学师生,以至业余人士细心阅览、精究或参考。——王晋光[香港艺术发展局评审委员/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甲申之变”的历史悲剧,崇祯殉国,国家沦丧,天崩地裂,遍地烽烟,震撼了充满历史意识的诗人吴梅村(吴伟业,骏公,1609-1671),在忍辱含垢之余,他惟有赋诗书写社稷倾覆之始末,以尽史官与诗人之责任。其作品,诚如沈德潜(确士,1673-1769)所言:“故国之思,时时流露。”在吴梅村全方位的诗史书写之下,“甲申之变”翻天覆地的动荡变革,犹如悲壮的画卷,慢慢展开,悲恨相续,可歌可泣。——陈岸峰
品牌:中图公司
上架时间:2014-10-3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图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岸峰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得到国际社会众多民间援华组织的支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有中国人民“在西半球最忠实朋友”之称的英国援华会。援华会成立于1937年9月,不仅在英国国内掀起援华抗日的高潮,而且搭建起国际合作援华的平台,使英国一度成为世界援华运动中心。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考察了援华会的成立、发展和退出历史舞台的全过程,分析了援华会早期蓬勃发展和后期逐渐衰落的原因。对援华会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也有所讨论,历史24.8万字
- 会员《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夏金元史。此为第37辑,收录35篇学术论文,分为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宋代军事史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宋代法制史研究、宋代文化史研究、宋代文献与考证、辽金元史研究、研究综述与述评等栏历史50.7万字
- 会员西南联大是七七事变后组建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汇集了包括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国内顶级大学。在从组建到停办的短短八年多时间里,这所大学的师生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铸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历史38.1万字
- 会员大明王朝建立的前77天,朱元璋北伐元朝残余势力,太子朱标留守首都南京应天府。殊不知此时的南京,暗流正在涌动。以天下大旱为背景、李善长侄子李彬贪污被抓为导火索,一场围绕着朱元璋、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四人的暗战打响,诸党派在这件事上展开了艰辛复杂的角力。在驱破胡虏、消弭天灾、肃清纲纪等三大难题猝然齐袭而至之际,四人各自展现出他们的刚正、权谋、凶狠一面,一件小事骤然成了大明朝建立之初的最大案件。到底是历史17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讨论了晚明史家明史考据的若干重要问题,主要以王世贞、钱谦益、潘柽章的明史考据成果为核心,并将对明史考据有重要贡献的焦竑、张朝瑞、朱国桢、徐学谟等史家的著作列入其中,为考据学于明中后期兴起补充另一种解释思路。同时综合考察了明代的明史考据成果,全面分析、总结了明人的明史考据成就。历史2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