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正蒙 正蒙注在线阅读
会员

注解正蒙 正蒙注

(清)李光地撰 张瑞元点校 (清)张棠 周芳撰 张瑞元点校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16.6万字

更新时间:2021-03-12 16:36:45 最新章节:乾稱篇第十七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注解正蒙》为清初理学名臣李光地所撰,共二卷,是研究张载《正蒙》思想和《正蒙》清代注释的重要文献资料。张载《正蒙》义奥难解,李光地的注解则多疏通、阐发张载未详言之意,且对于先儒对文意解读的互异之处,一一辨明是非,四库馆臣认为其是明初以来诸家注释中的“善本”。李光地是清初朱子学的领袖人物,其在注解《正蒙》时亦呈现出“以程朱解张载”的倾向,但其所诠释的天道论、心性论、修养功夫论等,亦有不少自己的独特见解,非常值得研究。此次点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注解正蒙》二卷本为底本,对校本四种,参校本两种。《正蒙注》为清初江南学者张棠与周芳二人合撰,是《正蒙》清代重要注本之一。《正蒙注》在《正蒙》每篇篇首均阐明篇旨纲要,并于篇中每一小段后总结段意,对于读者理解文意有较大帮助。其注解,解释词义详明,阐述句义通达,时富新意。从思想上而言,张棠、周芳的《正蒙注》与李光地的《注解正蒙》相似,亦呈现出以程朱理学为宗的特色,如《正蒙注》指出了《正蒙》大多数用语的儒家经典来源,并指出张载所诠释的含义与经典本身的差异,尤其注重张载和程朱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之处,体现了对程朱理学的强烈认同。此次点校以上海图书馆藏康熙四十六年刻本为底本,以《正蒙合校集释》、《张载集》为参校本。
上架时间:2020-11-16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国际儒学论丛》是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主办的以儒学研究为主旨的学术集刊。本辑分为儒家思想、儒学讲坛·珞珈山空中杏坛、国际儒学、儒学史、儒学史·荀学史专题、国际儒学动态、儒者访谈录等七个专题,组织了韩国等海内外学者关于儒学研究方面的文章,论题涉及先秦儒家、宋明理学、新儒家,反映了国际儒学研究的一些新动向和新发展,以推动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
    孙聚友主编哲学21.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哲学视角,着眼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总结“中国经验”、凸显“中国特色”,深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田鹏颖 綦玮哲学25.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举办的“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研讨会”的论文结集,汇集众多礼学研究大家及学术新锐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等方面探讨相关议题,以推进礼学研究的多维度发展。
    刘玉才 张学谦主编哲学31.5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了文人生活中的十种物,讲述了文人如何在诗文、绘画以及日常之用中,逐渐荡涤掉物身上沾染的权位和时俗之“浊气”,还物以一个清泠澄澈的本真面目。
    李溪哲学26.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科技哲学在当下社会中的影响为主题,尝试从十四个方面描绘科技新世界的大致图景,探讨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对于技术进步应采取的态度。在科技新世界喧嚣的表象下,探寻人类调节、引导和控制它的方法、途径和努力,对当今社会颇有警示意义。
    刘永谋哲学10.8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等不同文化背景下学者的文章,采用一篇立论加一篇批评的形式,力图在对话与思想的交锋中,使天下概念在当代视野中重新迸发文化生命力,旨在探讨与挖掘东亚传统中“天下”概念的现代内涵,以及儒家天下观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对外战略、亚洲的地区秩序和世界的发展,并据此展开,探索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可能性。
    干春松 (美)安乐哲编哲学18.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玄学家郭象为中心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书中通过对魏晋玄学范畴的研究来寻找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梳理了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了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并分析了魏晋玄学到唐初重玄学发展的原因,展现了老一代学人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汤一介哲学2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和精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脉络。在试图将张载哲学回置入历史的精神语境的过程当中,“述”的解释学态度重构了一个场域,而这一场域使得读者与思想家的“相遇”成为可能。
    杨立华哲学12.9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经学研究”“版本校勘”“专人专书”“儒学新论”“域外汉学”等六部分,收录了《丧屦形制考》《荀子对孔子正名论的逻辑化发展》《佚诗考》《关于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单疏抄本流传考》等文章。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哲学3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