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海经济一体化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陆海经济一体化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

唐红祥 王立新 许露元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中国经济30.6万字

更新时间:2021-01-22 20:09:44 最新章节:重要术语索引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建设海洋强国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坚持陆海统筹”,本质上是实现“陆海一体化”,而“陆海一体化”的核心是“陆海经济一体化”。近年来,随着陆域资源日渐枯竭、环境和人口压力增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受到广泛关注。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了陆海产业的互动关联,单一的陆海资源开发模式对经济发展的限制较大,陆海经济一体化己经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陆海经济一体化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成为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部署,其地位不断提升。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陆海经济一体化的研究逐渐为学界关注。然而,陆海经济一体化及其驱动机理研究一直较为薄弱,目前处于现象描述和发展目标的应用研究阶段,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动力机制,尤其是评价测度和发展战略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使得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时缺乏理论依据。因此,研究中国陆海经济一体化评价及发展战略,对于陆海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海洋政策的制定和陆海经济的实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书围绕陆海经济一体化评价及发展战略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分为理论篇、实证篇、区域实践篇、国外经验篇、战略篇五个部分,梳理国内外陆海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进展,分析陆海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及动力机制,对我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发展的有序度和协同度进行测算,通过分析陆域经济有序度与海域经济有序度对陆海经济协同的影响程度,提出中国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4-22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唐红祥 王立新 许露元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在2025年九大经济任务将“提振消费”推至首位之际,这部开创性研究直击中国经济转型最深层的矛盾:14亿人的消费潜力为何难以释放?世界工厂的转型之路又该怎样突破?从罗斯福新政到“伟大社会”计划,如何解码美国向消费社会转型的底层密码,以及某些国家陷入“过度投资陷阱”的教训,提炼出中国财政政策转型的黄金路径?万亿元级消费补贴如何撬动经济飞轮?如何找准畅通经济循环的精准发力点?本书分析了中国经济“宏观消费
    滕泰 张海冰经济12.9万字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好的理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是什么?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点在哪里?如何应对中国经济的外部挑战?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著 王贤青主编经济20.2万字
  •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同时,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更新旧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的现实需要。面对外部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加剧的复杂形势,如何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本书收录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姚洋、黄益平、蔡昉、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著 王贤青主编经济18.2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撰写的38篇时评文章,专家学者紧扣“两会”脉搏,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张辉等经济12.9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萧条经济学”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全球经济发展为何不确定。第三部分主要说明中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与政策的角度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发展经济学”,力求“格物致知”。
    章玉贵经济21.9万字
  • 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数字中国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多年来,其战略地位日渐提升,各级政府、机关单位、组织机构逐步开展数字中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书深刻剖析了中国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战略布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什么是数字中国、怎么建设数字中国,以及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之路。本书明确了“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背景与意义、历史脉络、发展现状并勾勒了未来的发展蓝图,详细阐述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编著经济27.7万字
  • 会员
    本书提出,真正的“中国增长之谜”不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什么比发达快很多,而是为什么比其他发展中快很多。全书基于翔实的数据和比较分析,分析并反驳了几种流行的解释,提出中国的崛起是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的一部分,而造成中国与其他发展中之间差异化表现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因素,即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对储蓄和教育的重视,不仅有助于澄清公众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常见误解,帮助其理解中国经济过去增长的原因,也有利于预判中国经
    朱天 朱天经济12.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经济学理论视角探究了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结合我国的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入户调查数据分别考察了以健康和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我国的代际传递特征及其与人口增长、家庭教育、收入积累等经济变量的关系。作者通过文献梳理、模型构建、仿真模拟、统计检验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探讨了可能的政策干预方案。
    秦雪征经济15.7万字
  • 中国的国有企业原是计划经济的实体部分,其体制和结构特征、职工身份及社会定位都具有计划经济的性质。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几十万家企业和上亿职工,国企改革是工作难度极高、社会风险巨大的工程。20世纪末,由于体制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加之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冲击,我国国有企业曾大面积陷入亏损,“脱困”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是国有企业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几轮大力度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我
    邵宁经济3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