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陈丹燕上海七部曲
更新时间:2020-09-21 17:31:44 最新章节:幸存者2
书籍简介
陈丹燕作品风行二十多年,在国内外广受赞誉,被译成英、德、日等多过文字。“十点读书”、知名作家易中天、知名媒体人曹景行、知名学者李欧梵联袂推荐。以细节和史实为经纬,以非虚构写法漫谈这些人、那些事,写就一部鲜活的城市生命史。陈丹燕上海七部曲包含《陈丹燕的上海》《成为和平饭店》《公家花园的迷宫》《外滩:影像与传奇》《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丹燕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萃取诗人夏露2015年—2017年的诗歌作品,共140余首,分为五大部分:四月的春事归你、在芳草边等你、邂逅莫奈花园、未名湖上落了雪、在一杯葡萄酒里坐下来。诗人夏露以一颗赤子之心,敏锐捕捉生活的真谛,写下哀愁与回忆的文字,优雅、清浅、温暖,感动和慰藉所有年轻的心。文学2.2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文心与书画乐论》《朝华集》两部作品。《文心与书画乐论》收录了作者有关《文心雕龙》的研究文章;《朝华集》内容包括自1958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至2020年六十二年间没有收入其他论文集的学术论文,附录少量随笔散文。文学45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著名史家李埏、李伯重父子回忆自己的老师张荫麟、钱穆、闻一多、吴晗、方国瑜、韩国磐、傅衣凌、吴承明、何炳棣等人的文章多篇,对他们的品格、学识做出了描述,展示了“良师”与弟子们教学相长的动人经历;同时对他们史学研究的特点、成就做出了介绍,展示了“良史”的史识、史才与史德。文学13.3万字
- 会员戴建业教授以“笑着读经典,哭着悟人生”的独特风格,耗费三十年写下十部横跨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的重磅著作!从《世说新语》的魏晋风骨到《老子》的宇宙智慧,从孟郊的“苦吟人生”到两宋诗词的盛世余晖——他左手握考据之严谨,右手执幽默之灵动,让古籍走出象牙塔,化作你我皆可品味的文化盛宴。当学术巨擘化身“文化段子手”,典籍里的中国竟能如此鲜活!文学172万字
- 会员本文集在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边疆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边疆治理与中国边疆学构筑高层论坛”所收文章基础上,通过对马大正先生边疆研究学术思想的讨论,梳理了近二十年来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探索和实践,对加快构筑中国边疆学形成诸多共识,希望在马大正先生等老一辈学人引领下,通过中国边疆研究学界的持续努力,为构筑中国边疆学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文学35万字
- 会员陶渊明的酒,酿出生活的诗意;王阳明的光,照亮心头的迷雾;袁了凡的笔,改写命运的轨迹。五大维度构建完整修身体系:诗意栖居×心性澄明×知行合一×改命造运×现代转化。一套书,读懂五百年东方智慧真谛,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活出确定的自己,找回生命的诗意与力量!文学53.9万字
- 会员本书精选汇集了2013-2022年来北大新闻网发布的数十篇评论文章,以小见大地展示了北京大学的发展面貌。这些评论文章既有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也有紧贴师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如女排夺冠、屠呦呦获诺奖等;还有邀请专家学者、理论骨干作为特邀评论员,推出的理论水平高、思想性强的系列评论,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评论等。文学11.3万字
- 会员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沟通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是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通过宜红古茶道文化遗产研究、宜红茶历史与文化研究、“容美茶”历史与文化研究、万里茶道研究四个部分,从历史文化探究视角,对宜红古茶道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讨论了宜红古茶道、宜红茶及万里茶道的历史地位、兴衰、与当地历史发展关系、当代发展选择及品牌建设等问题,并对发掘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文学3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博学多才,诗、词、文创作和学术著述都成就卓著,为当时和后世所钦仰。他在文学创作上不但几乎是全能的,而且几乎是全优的,其诗、词、古文、辞赋、四六等创作在宋代都领风气之先,艺术水平均臻于一流。文集14.4万字
- 会员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本书精选了其具有代表性的诗和散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韩愈的思想观点、语言特色及文学成就,并对每首作品设置了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四大版块,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或领会其中的精粹。文集14.9万字
- 会员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沟通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是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通过宜红古茶道文化遗产研究、宜红茶历史与文化研究、“容美茶”历史与文化研究、万里茶道研究四个部分,从历史文化探究视角,对宜红古茶道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讨论了宜红古茶道、宜红茶及万里茶道的历史地位、兴衰、与当地历史发展关系、当代发展选择及品牌建设等问题,并对发掘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文集39万字
- 会员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其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有关运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视角和领域不断拓宽。本书对2017年大运河的相关研究进行摘选,分别从总论,河工与漕运,运河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运河城市,运河遗产与大运河文化带五部分进行整理和收录,从一个新的视角,呈现运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文集29万字
- 会员《中国边疆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是第十辑,选入有关边疆研究的论文19篇,涉及东北边疆研究、边疆理论研究、西南边疆研究、海疆问题研究、综述等方面,希望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集2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