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在线阅读
会员

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

谢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西方哲学16.9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04 12:34:22 最新章节:主要译名对照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1809)是谢林生前最后一部正式发表的哲学著作,也是“前期谢林”和“后期谢林”的决定性的分界点。此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尽管谢林从未停止紧张缜密的思考和创作,但他再也没有公开发表任何作品,而是仅仅在大学课堂上讲授自己的哲学思想。《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曾经长期遭到忽视和轻视:黑格尔认为它仅仅是个别的、孤立的玄思,叔本华指责它是陈腐的神学教义的翻版。直到海德格尔1936年专门开课以之为诠释对象,并且誉之为“谢林十分伟大的功绩”以及“德国哲学乃至西方哲学最深刻的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才激发起人们的强烈兴趣,成为谢林众多著作中最受关注的对象。在这部著作里,谢林试图为人的自由提出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奠基。通过“存在-存在者-存在的根据”的区分,谢林复兴了柏拉图的二元本原学说,以此改造他一直坚持的“大全一体”学说。在这个过程中,谢林的关注点逐渐从“人的自由”转移到“上帝的自由”,由此开启了通向他的后期哲学的大门。本卷收录的另外两部作品,《斯图加特私人讲授录》(1810)和《谢林和埃申迈耶尔的通信》(1810),相当于谢林本人为《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亲自撰写的阐释和说明,因此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许多细节问题上,对于我们理解这部著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意义。
品牌:北大出版社
译者:先刚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谢林
主页
  • 会员
    《启示哲学导论》(1842/43)为谢林晚期哲学的代表性作品。谢林晚期哲学十分重要的贡献在于区分“肯定哲学”和“否定哲学”。通过对整个近代理性进行批判式的范围划定,考察其历史性处境和效用,谢林尝试为理性重新赋予合法性,极力克服形而上学自开端以来就包含在自身中、并在近代哲学中达至顶点的虚无主义倾向,从而通过回溯哲学的开端来拯救哲学自身。本书的另外三个文本《对肯定哲学本原的另一种演绎》(1839)、
    谢林西方哲学17.3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作者展示了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神话哲学的过程,亦即通过批判地考察由古至今的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神话观(比如把神话理解为纯粹的诗意发明、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的扭曲或掩饰等等),表明神话本身已经是一种哲学思维,但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民族的自觉的发明,而是人类原初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运动在不同民族的意识中的反映。
    谢林哲学20.5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古希腊悲剧与人生、古希腊哲学的意蕴共两卷,内容涉及奥林匹斯宗教作为古希腊文明的渊源、古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古希腊悲剧的深刻哲理、形而上学的宿命、“命运”与“背后的东西”等。
    赵林哲学5.9万字
  • 在本书中,仪式标示的并非人心所向之地。相反,作为一个用来对比、衬托的外壳,它使我们的“当下”得见更为清晰的轮廓。不带怀旧情绪地勾勒出仪式消失的谱系,并不能说是一部解放史。沿着这个谱系会出现“当下”之症,首先是对共同体的侵蚀。与此同时,本书还会思考其他生命形式,它们或许可以将社会从其集体自恋中解放出来。仪式是一种符号行为。它们流传下来并代表了承载着共同体的价值观和秩序。它们制造出一个没有交际的共同体
    (德)韩炳哲哲学4.3万字
  • 关于权力概念,仍然存在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现象如此不言而喻,概念本身却如此晦暗不明,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一些人来说,权力意味着压制。对另一些人来说,权力是一种建构性的交往要素。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权力概念不可调和地相互对立。权力有时关乎自由,有时与胁迫相连。有人认为,权力建立在集体行动之上。其他人认为,它与斗争相结合。有人把权力和暴力截然分开。对其他人来说,暴力仅仅是一种强化的权力形式。权力有时
    (德)韩炳哲哲学6.7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三个文本构成:《哲学作为科学的自然本性》《全部哲学的本原》《自然进程阐述》,其中前两个文本构成了谢林著名的“埃尔朗根讲授录”,第三个文本则是德文本《谢林全集》中的一篇重要逸文。
    谢林哲学21.5万字
  • 会员
    第I卷论善,含13章;第II卷论道德德性,含9章;第III卷1-5章论选择的行为。这个部分构成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部分,具有最为重要的性质。译者基于自己组织的文本研读小组2005-2012的研读工作,以及读书组成员整理的阅读笔记,经过译者自2012-至2016年的整理及注释撰写工作而完成。文本正文部分将以希腊文、中文、英文三种语言,以尽可能切近希腊语原文的语言的形式呈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59.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作者于1931年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斯多尔斯讲座的文稿。书中提出:伏尔泰、休谟、狄德罗和洛克这些通常被视为近代意识形态先驱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所缔造的“理性时代”实际上远不是理性的,他们从中世纪的舆论气候出发,以新的材料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奥古斯丁式的“天城”。
    (美)卡尔·贝克尔哲学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海德格尔的“是论”为核心,对其思想加以重构,内容包括“是”的问题、人之所是、重新定义“真”、语言与思想、对技术时代的批判、未来的思想等。
    唐士其哲学56.3万字
  • 会员
    生命如一场盛大的舞会,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舞者。尼采认为,起舞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灵魂的绽放。有人轻盈如风,有人热烈如火,但真正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生命的脉搏,在舞动中领悟存在的意义。《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汇集了尼采思想的精髓,七大篇章深入探讨自我、生命、人性与道德等核心议题。书中既有对个体自由与自我超越的呼唤,也有对传统道德的大胆批判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每一章都如一剂强心针,激励人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哲学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