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攀登:锦城技术型文科人才培养及就业探索故事集
更新时间:2021-12-08 15:24:2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文传学院)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深度解读锦城学院“应用型大学”定位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提出的高水平本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四个回归”理念,并积极探索新文科的深刻内涵,明确提出“技术型文科人才”的培养思路,即“培养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文科人才”。经过数年的探索总结,文传学院在专业定位、课程建设、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实习和实验、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等软硬件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夯实了一定的基础,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需要强调的是,文传学院在教学环节,尤其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起点,构建多维度的教学课堂:其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媒体实践案例,在学好基础学科的前提下,注重将新的媒体动向、媒体经验及媒体实践有机地引入课程体系中;其二是在校内建立各种实训平台,如《锦城深瞳报》《青年观察报》、文传电视台、夸父网、“魔格工厂”等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际操作技能;其三是与校外各种媒体和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基地。
上架时间:2019-09-16 00:00:00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宋玲 张超主编
最新上架
- 会员《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是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自传,叙述的时间跨度从少年一直到其暮年,每一部分都精彩。奥利弗·萨克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临床医学作家之一”,而在这本传记中,我们看到,纵然光环环绕,荣誉加身,生活仍有其具体琐碎的痛苦和不易。《错把妻子当帽子》中24个脑部神经受伤者:有人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帽子,要一把抓过往头上戴;有人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有人完全不能和人交流,却能与动物自如对话;还有文学54万字
- 会员本书以抗战时期的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这两个体现国共合作的政府文化机构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它们的组织建构、文化活动和文艺政策,通过第三厅、文工会在抗战时期的表现及其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种种影响,来重新观照生存于战争和政治的纠缠之中的现代文学的发展路向和生存机制。第三厅和文工会是观照国统区抗战文艺的一条重要线索,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中革命功利主义的一脉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和壮大。《野玫瑰》和《屈原》的两军对文学17.7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通过纪实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的始末。1965年9月,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解决医学难题迈出了重要一步,成为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其意义与影响巨大,是当年接近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成就。作者通过对取得这一里程碑式成绩的背后,纽经义、邹承鲁等科学家极富智慧却又艰苦异常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展现,表达了对科研工文学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