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西南法学(第1期)
更新时间:2021-02-03 15:14:37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西南法学》是由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法学集刊,内容涵盖法学理论、法律文化、民族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各领域,以刊发学术论文为主,也设有书评、名家访谈、重要学术会议综述等栏目。本书为本集刊的第1期,设置了名家专论、专题论文、学术访谈、会议综述4个栏目,内容涉及中国法律儒家化、案卷笔录证明力、计量方法在民法中的运用、唐代贼盗类犯罪的规制、索贿构成特征、新型诉辩关系等方面。
上架时间:2018-1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杜文忠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药家鑫案”“许霆案”“黄碟案”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标本”,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极具启发意义。法律35.4万字
- 会员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我们不能忽略法之起源与国家法形成的复杂特征。本书运用少数民族的神话等文本重新诠释这些问题,不但有助于拓宽我们对于法律制度的多元视阈,也为国家治理政策的多元选择提供了参考。法律26万字
- 会员跨国公司本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全球经营网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对所有海外分支机构实行统一的环境标准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但逐利的本性和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无法奢望它们的环境保护行动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具有普遍自愿性。大多数“经济人”并不关心那些与公司利益无关的纯公益行为,它们给发展中东道国,特别是那些最不发达国家造成的严重环境损害仍时有发生。而法律17.9万字
- 会员本书对刑事诉讼中的互联网电子证据问题进行研究,在对互联网电产证据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互联网电子证据的收集、保管、出示和验真四个阶段出发,结合司法案例和域外理论,对我国现有互联网电子证据规则展开沦述,重点分析其现状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互联网电子证据的理论发展和规则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法律18.7万字
- 会员本书包含1个总报告、6个领域(即体育立法、体育行政、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纠纷解决、体育法学研究)的分报告以及附录。其中总报告主要从宏观层面介绍中国体育法治2022年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立法概况、法治实施概况、法治监督概况以及法治保障概况。法律22万字
- 会员本书从实际使用和操作的角度出发,阐述检索类案的前提和情形,展示法官、公诉机关、当事人和律师如何检索和发现类案、如何判断案件的相似性、如何制作类案检索报告、如何参照适用类案,为司法实践中类案的办理提供指南。法律31.5万字
- 会员本书从理论联系实务、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多维视角,阐述洗钱罪的代际演变、国内外反洗钱的认识发展与法律规制、司法适用现状、基本概念、构成特征、司法认定难点等问题,力图在准确勾勒出洗钱罪刑事法律规制的国内外大背景、基本理论和司法认定的底蕴上,剖析洗钱罪的时代脉络特点,特别是解析自洗钱入罪后的理论与认定问题,揭示洗钱罪立法完善的重点方向和平衡点,并且以此为基础解决在司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法律15.6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第二章: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第三章:网络平台企业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第四章: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第五章:重点领域数据安全监管法治体系构建,第六章:网络信息安全犯罪防控法治体系构建。法律22.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不仅需要向世界一流城市硬件设施标准看齐,更需要重视保障国际化都市良好、有序运行的法治环境。同其他国际化大都市相比,近年来北京的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本书从总报告与分报告两个部分,对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北京涉外法治建设提出了八大方面17条建议,以期为将北京建设成世界文明之都、法治之都,树立良好形象贡理论法学9.8万字
- 会员《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3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为刑事法研究、程序法研究、域外法研究、其他部门法研究四大板块。理论法学17.8万字
- 会员《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2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为理论与权利研究,刑事法研究,民商及网络法研究,国际法与国别法研究四个栏目。理论法学20.3万字
- 会员《应用法学评论》旨在搭建法学理论界与法律实务界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汇集我国应用法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创新性优秀研究成果,以完善应用法学学术体系,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刊聚焦应用法学的基本原理,法律实践中的前沿、重大、疑难问题,以及法律制定、解释和实施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方法、技术和规律,提倡“小切口、深挖掘”选题。理论法学22.7万字
- 会员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理论法学15.4万字
- 会员本书以现阶段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不足为鉴,探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法治理论参考。本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监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公民参与、公民环境公益诉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监管国家赔偿责任等问题都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法治化的角度勾勒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愿景。理论法学2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