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中国改革的唯物史观逻辑: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视角
更新时间:2018-11-08 15:22:32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逻辑起点,探索中国改革的基本逻辑与理论渊源。书中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规律,界定了主导生产要素的概念;从农村改革的尝试探索,到企业改革的铺开和向城市推进,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进行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的教育改革,沿着中国改革的路径,从上述基本理论出发进行剖析,明确了改革的逻辑与启示。
上架时间:2016-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曹洪滔
- 会员全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社会工程的逻辑范式,解构共享发展理念,以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逻辑和唯物史观逻辑探索为起点,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工程的契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理论,即推动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工程化传播,明确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的社会工程主体是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建构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的制度体系,强化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的有效举措。中国政治16.1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点更为清政治49.4万字
- 会员《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点更为清政治42.2万字
- 会员《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点更为清政治41.1万字
- 会员本书论述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愿景,全面阐释了“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的内涵、结构和基本特征,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的产生、发展进程及演化趋势,系统论述了中国养老保险在3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逐步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14亿人口的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和职业年金为支撑、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储蓄养老保险为补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模政治9.1万字
- 会员《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点更为清政治41.4万字
- 会员该书是王伟光教授的最新作品,收录了他2019年初至2022年初,主要是2021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关于学习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的相关文稿,共34篇。一些文章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求是》《瞭望》《旗帜》等重要期刊上,还有一些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重要新闻媒体上。这些文章反映了作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政治28.5万字
- 会员《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点更为清政治55.2万字
- 会员作者在充分掌握汉唐史籍中的歌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汉唐歌谣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传播、作用进行了专题式研究。认为汉唐时期广泛存在的歌谣风议是民众和一部分官僚士人对现实政治和生活的批评和意见,是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的一种特殊手段。汉唐统治者意识到歌谣风议的下情上达作用,经常根据歌谣风议对地方官进行监督甚至黜置,有的统治者也会根据歌谣风议调整统治措施和统治方法。汉唐统治者对歌谣风议的采政治2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