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信睿周报第73期
对话徐冰:艺术、文字与历史
徐冰与历史叙事之问
“二画师竞技”叙事与永恒哲学——《三镜亭》随想
动画人类学何以可能?——从“动画纪录”谈起
如何做媒体、性别和文化社会学的交叉研究?——专访弗吉尼亚大学安德莉娅·普莱斯教授
作为桥梁的人类学出版实验
破碎世界,我们还需要共情吗?
书单 / 艺术与历史
信睿周报第74期
重新看见博物馆的力量:三个访谈
世界文化图景下的物质性、博物馆与人类学——专访迈克尔·罗兰
博物馆中的性别视角——专访艾华
神话、遗产与解药:博物馆与“良好生活”——专访贝弗莉·巴特勒
对话王友身:观念性创作中的文化编码
电视的兴衰:制造一代人
从《手机疑云》看电子游戏中的酷儿性
书单 / 博物馆与人类学
信睿周报第75期
人类世与海洋环境史: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专访郭城: 捕捉沉入人类世地层的技术物件
虚拟偶像:如何想象与数字人共存的世界?
游戏作为视觉民族志的田野:从《荒野大镖客:救赎2》谈起
人与作物间的伦理叙事诗
教育神经科学的困局与突破
书单 / 人类世研究
信睿周报第76期
动物有心灵吗?——来自哲学家的思考
人也是动物——评《动物与人二讲》
“动物不在世界中,它们即世界”——专访艺术家菲利普·沃奈尔
“怀有同情的想象是没有界限的”——对话文化与动物基金会执行董事马丁·罗伊
穿衣:窥人的一扇小窗
作为机制的文化——漫谈动作游戏《师父》
书单 / 动物研究
信睿周报第77期
打开多重感官的未来——专访人类学家米歇尔·弗里德纳
从医学模式到社会模式——残障法律与政策的范式转型
残障的叙述——把话筒交给身体与经验
基于社会模式的无障碍艺术——专访英国剧作家凯特·欧莱利
万籁可感
边缘的非洲与世界的非洲
神经科学将走向何方?——专访《神经元》期刊编辑泰德·多比
书单 / 残障研究
信睿周报第78期
时间性的历史: 从弥赛亚到当下主义
站在“后人类”的阳台上——《勇敢者的阳台》策展手记
器官移植:走向赛博格的生命与社会 专访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吉尔·哈多
四个浙江——谈萧邦奇《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初的浙江》
超越:另一种克服自我的方式 鹤见俊辅及其笔下的柳宗悦
打印:文字的祛魅
赛博空间的新浪潮:引擎电影小史
更新时间:2022-11-17 16:49:28